《看畫小記》:用凝視解鎖藝術 |
2021年10月28日 15時59分 人民日報海外版 |
《看畫小記》 《花神芙羅拉》 《吹雙管笛的人》臉為什么向天空仰望?這是基克拉澤斯文化的特點嗎? 壁畫《漁夫》將身體正面和側臉統(tǒng)一在一個平面,究竟是原始和幼稚的藝術表現(xiàn),還是現(xiàn)代藝術突破的開端? 《花神芙羅拉》左手持花籃,右腳踏實,側身右轉采花,左腳尖輕點地面,她的背影由此顯得如此修長而動人…… 近30年來,介紹西方藝術的著作持續(xù)增加,書籍定調也從正襟危坐的藝術通史和學術專著,到藝術從業(yè)者的專業(yè)闡述和感悟,再到非專業(yè)作家或活潑或戲謔的解讀。 陸紹陽的《看畫小記》,就是對多年來寓目作品的一次巡禮和致敬。我們常說,美需要一雙善于發(fā)現(xiàn)的眼睛。作者告訴我們,要打開的,不只是尋找美的眼睛,更是自我心靈的性靈之窗。用性靈的目光與藝術乃至整個世界深情對望,心靈會充盈,生命會沸騰。 凝視是視覺藝術的本質。觀看一件藝術品或一個圖像要多長時間?匆匆一瞥,還是對著它癡呆呆坐上一整天?時間是個無常的變量,只有情感加諸其上才會生發(fā)奇妙的反應。藝術家將自身對世界的體悟凝結在作品中,等待觀者用目光將其點亮。藝術作品宛如一扇扇懸置在時空中的窗戶,我們在窗外凝視作品,作品也在窗里溫柔對望作品外的世界。這像極了中國傳統(tǒng)美學中的“山似相思久,推窗撲面來”(袁枚詩),目光對視的一瞬,便打開了一個詩性的藝術審美空間。 觀看藝術并沒那么難。藝術的神韻在無盡的詩意中,但,它未必在遠方。 藝術史學者巫鴻認為,“對圖像的基本理解和基本分析能力非常重要”,是現(xiàn)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,我們姑且將這稱之為“識圖訓練”。但陸紹陽從另一個角度邀請讀者加入觀看:“沒有經(jīng)過生命體驗的文字是蒼白的?!蔽覀兠總€觀看者,即便是對藝術少有專業(yè)訓練的普通人,又何嘗不首先是個有血有肉有靈、生命力充沛、活生生的生命體? 觀看藝術,乃至通過藝術回望生活,更需要我們心眼相通的態(tài)度和方式。而這一切,與其說是訓練,毋寧說始于一種最純粹最坦誠的性靈的目光。(王嘯雷) (責任編輯:盧相汀) |
【關閉窗口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