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報道,7月12日,湖南衡陽,一網友發(fā)布視頻表示:一名女子突發(fā)昏厥倒地,路過男子上前心肺復蘇,被網友質疑為啥不換個女的來按。目擊者鄧先生稱,當時情況緊急,沒人想那么多,女的本來沒反應了,后來眼睛會眨了,逐漸恢復意識,被120送醫(yī)了。
當衡陽街頭女子猝然倒地,一位男子挺身施救,用規(guī)范的心肺復蘇為生命搏來一線生機。這本該是一曲善行贊歌,卻竟被某些鍵盤上的流言扭曲為“襲胸”嫌疑,也有聲音無端質疑“為何不由女性施救?”……如此論調,無疑將生命的黃金四分鐘拖入了一潭泥淖。
在生死時速的賽道上,每一秒都價值千金。心肺復蘇要求按壓位置精準落于胸骨中下段,其專業(yè)標準不分男女,只關乎“生”與“死”。心搏驟停后的“黃金四分鐘”內,生存概率每分鐘銳減10%,此時施救者雙手的每一次按壓,都是在與時間爭搶生命。此時若以性別偏見為由橫加阻攔,無異于用無知的繩索捆住施救之手,使生命在無謂的猶豫中墜入深淵。
當專業(yè)急救動作竟被污名化為“不軌”,當生命救援竟被網暴裹挾為“嫌疑”……此番惡意揣測,不僅是對施救者人格的踐踏,也是對良知堤壩的緩慢蛀蝕。類似“救人反被誣陷”的悲劇,從江西撫州小伙攙扶醉酒老人反遭誣陷,到吉林老人救助游客被反咬一口,如陰冷鏈條般纏繞著社會良心??v使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“好人法”提供庇護,可若社會信任已然瓦解,善意便如行走在薄冰之上。當救助者需自證清白,生命便已在流言蜚語中悄然流逝;最終無人敢伸出的援手,會成為整個社會自縛的冰冷枷鎖。
若欲破除寒冰,需全社會合力托舉。急救知識當如春風化雨般普及,讓科學之光驅散愚昧迷霧;“好人法”細則更應清晰明確,使法律成為善行的堅固鎧甲。此外,還需以理性與溫情為盾,堅決抵制對善意的污名化侵蝕,讓每一雙伸出的援手,都感受到整個社會溫暖的回報。
生命在急救關頭,需要的是專業(yè)雙手的托舉,而不是圍觀者刻薄的丈量。當社會輿論能以良知與常識為繩墨,人們才能在危急關頭卸下無謂的躊躇,讓生命在黃金時刻得以被挽救。那時,愿每雙施救之手都被理解與敬意包圍,因為每一次毫無保留的按壓,都是人性在死亡邊緣向生命尊嚴的鄭重敬禮。(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朱波)
(責任編輯:梁艷)